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运城市第六届文化“菊花奖”经典剧目展演正在火热进行,山西省蒲剧艺术院演出二团带来了青春版的蒲剧《西厢记》。这出剧目坚持传承与守正,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创新,在剧本改编、人物塑造、服装舞美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由全国小梅花奖获得者组成实力强劲的演出阵容,当代蒲剧的青春力量演绎传统的经典剧目,实现了蒲剧艺术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西厢记》和《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两座高峰,被誉为“中国古典文艺宝库的双璧”。《西厢记》是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一生所写14部剧本中的代表作。
《西厢记》记述的是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故事,最早见于唐代诗人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到宋代,成为鼓子词;到金代,出现了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俗称《董西厢》。诸宫调是一种有说有唱、以唱为主的表演形式,到这个时候故事在立意和内容上较前有了重大突破,把崔莺莺受张生引诱失身而终被抛弃,改为崔、张二人互相爱慕,为争取幸福婚姻而与封建家长进行斗争,终于取得美满的婚姻。《董西厢》对《莺莺传》的改造、改编,为元代王实甫《西厢记》杂剧的创作提供了直接的基础,使作者得以发挥其杰出的创作才能,赋予作品以新的生命,并创造性地把崔张的故事化作多人扮演的大戏搬上舞台。剧目一经问世,很快就在大江南北产生了广泛影响,历经唐、宋、金、元,直到现在,《西厢记》成为戏剧界一部长盛不衰的巅峰之作,不仅包括京剧、豫剧、秦腔、越剧等各大剧种,就连稀有剧种也都有各自的版本,其影响之深、意义之大,在我国戏曲史上很难找到第二部。
这次青春版《西厢记》在剧本和故事上进行了改编和创新,同时保持原剧故事、人物架构,正面表现崔张的爱情故事和婚姻历程,沿用了王实甫《西厢记》中对《莺莺传》和《董西厢》中的情节改造部分,也在全剧各细节部分展现了封建礼教下青春男女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但它的结局是以悲剧收场,这也是剧本改动最大的地方,崔夫人最终还是拆散了崔张二人,结局依旧回到最初的《莺莺传》结局。虽然这与王实甫所倡导的“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思想违背,但也不失为一种大胆的创新。
传统戏曲中张生高中状元最后与莺莺结为夫妻,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大团圆结局,符合传统的创作心理与欣赏心理,但这个结局不是很符合戏曲的创作原则。作为戏曲艺术,应该更加努力地把观众带到一个更为开放的空间,让观众有足够的想象空间去发散思索,而并不是主动给出一个绝大多数观众都满意的结局。青春版《西厢记》结局正好契合了这一创作理念。
全国小梅花奖获得者是蒲剧的后起之秀,也是蒲剧的未来和希望所在。历经多年舞台历练之后,这些后起之秀的表演技艺已经日趋成熟,正更加靠近舞台中央。由众多全国小梅花奖获得者担当主演,青春版《西厢记》也确实让观众看到了蒲剧的勃勃生机和强劲实力。张生的扮演者南征,崔莺莺的扮演者任玲,老夫人的扮演者肖爱娜,红娘的扮演者吴敏丽,法聪和尚的扮演者梅壮,以及众多参演人员,纷纷展示了他们优秀的表演技艺。特别是红娘的扮演者吴敏丽,成为全剧的最大亮点,她将红娘天真俏皮、机智泼辣机又富有正义感这个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对于人物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对象,吴敏丽都把握、拿捏得十分到位。面对莺莺小姐她理解和支持;面对威严的老夫人她尊重而不盲从;面对无助的张生,她打趣逗乐。《拷红》一节是全剧的核心和高潮,吴敏丽也在这一节让自己得到了全方位展示。她的表演既让观众忍俊不禁,又让观众对红娘的机智灵活而大加赞叹。当老夫人勃然大怒和咄咄逼问之时,红娘采取的是摆事实、讲道理,先退一步、后发制人的应对策略。先是模仿张生的语气神态,指责老夫人恩将仇报,这是她对老夫人摆的第一个事实。从这个事实看,莺莺与张生私自相会都是由老夫人赖婚引起,跟她红娘并无关系。紧接着红娘又巧妙地把老夫人责问的话题一步步引到张生身上,摆脱她自己的被动处境,还进一步奚落老夫人。尤其是回应老夫人的“三不是”时,扮官老爷那种装腔作势和害怕老夫人责怪作为丫鬟的自己时那个瞬间落差,拿捏得恰如其分,成为一个十分精彩的看点,同时也增加了演出的喜庆气氛。
演员的服装设计也是全剧一大亮点,独具匠心的服装设计是全剧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不同人物和不同剧情,在不同场合,演员服装的颜色和造型也都各有千秋,这些千姿百态的服装设计,巧妙地渲染烘托气氛,推动了剧情发展,使服装与剧情浑然一体。
崔老夫人出场时,披一身黑色的纱帔,这身纱帔在原有帔风基础上作了改良,面料上采用黑色香云纱,上绣金色团花,既大气又轻巧,因为是祭奠相国亡灵,这身黑纱帔既得体又稳重。在《拷红》一节老夫人又身披一件紫灰色的团花帔,纹样是团纹,配一套秋香色的绣线,显得沉稳大方。
崔莺莺整个剧的服装都是色彩淡雅,纹样也是端庄大方、规规矩矩,突出相国小姐的身份。红娘的整场戏服装色彩鲜明、明快活泼,纹样布局多为散花布局,突出小姑娘活泼可爱,机智灵敏的形象。
青春版的《西厢记》尽管获得巨大成功,但是在唱腔、音乐和舞美等方面仍有进一步打磨的空间。我们相信,假以时日,青春版《西厢记》在演绎经典的同时,也将成为新的经典。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