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2023年的营收是72.48亿美元,比2022年整整少了3亿美元,呈现负增长趋势。
而阿迪达斯在大中华区这边的净利润暴跌了七成。两个品牌的销售数据表明,这两个外资品牌正在逐步失去中国市场。
两者在越南的代工厂也在疯狂裁员,面临停工,试图将大本营搬回中国。那么为什么在曾经疯抢球鞋的过往中,会变成现在这样一副惨况呢?
阿迪是德国一个运动品牌,成立于1949年,1997进入中国。在2012-2018这6年间阿迪在中国达到了高光时刻,市场份额逐年提升,是屈居于耐克之下的第二大运动品牌。
原因在于椰子的加入和三大爆款球鞋的推出。分别是侃爷带来的Yeezy品牌,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椰子、Stan Smith小白鞋、有着“爆米花”鞋底和Boost技术的Ultra Boost、以及NMD款的鞋子。
阿迪将运动品牌和时尚品牌结合起来,创新了在运动鞋服领域的另外一种存在方式。当时尚的周期远去,阿迪对于鞋子设计和营销无法跟上的时候,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只能依靠老款增加销量。
疫情的来临以及新疆棉事件更是为阿迪的处境雪上加霜,中国的消费者发挥了极大的爱国热情彻底将阿迪排除在外。
提到耐克就不得不提到和乔丹的传奇故事,甚至可以说是乔丹的代言使得耐克起死回生,拿到“篮球鞋一哥”的名号,坐享运动鞋第一的宝座。
耐克最开始并没有匡威和阿迪那么大的名气的市场份额,但由于桑尼执着于将三个人的签约预算全部投在迈克尔乔丹的身上,而篮球新星乔丹的名气大噪,这才使得为乔丹量身定做的AJ,成为销量第一的篮球鞋。
AJ的问世将耐克的销量从300万美金提升到1.62亿美金,并且在此后该款鞋子都带来超过40亿美金的收入,乔丹本人在耐克的分成就超过4亿美金。
2003年,将匡威收购,从此耐克逐步构建属于它的运动王国,进军中国市场,但后面也受到了各方面的影响开始走下坡路。
亲爱的读者,作者收入微薄,不得不在文中加入了短短5秒广告,观看即可免费阅读全文。我知道这可能会稍有打扰,但它确实能帮我增加一些收入,让我能够继续坚持写作。您的理解是我最大的动力!我会努力带来更多优质内容!
耐克阿迪为了追求更低的生产成本,低价的土地租金,廉价劳动力,将目光放在了东南亚市场,集中将代工厂开在越南。
在2021年疫情的二次爆发,越南政府强制关闭了工厂数周,这次关闭导致了十周的生产损失。
耐克约四分三的鞋子在东南亚生产,其中51%和24%的制造分别在越南和印尼完成,目前耐克在越南的服装厂已经关闭了一半,鞋类代工厂完全停工。
在许多中国消费者眼里存在这样的消费认知:越南制造”取代不了“中国制造”。
阿迪耐克此番优化生产线的行为无疑是在打中国消费者的脸,不接受将代工厂设立在经济地位和制造业水平都不如中国的越南,会产生花大钱却是低水平生产的心理,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消费降级。
越南在近些年制造业有崛起的势头,但目前未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所雇佣的工人水平不高甚至有童工。
反之,中国有完整且优质的供应链,高技能高学历的工人,还有远超过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检验标准,所以Made In China要远比Made In Vietnam品质高超,甚至连墨西哥这种北美国家的制造品也不及中国。
不管是国人的心理作用还是现实因素,越南代工厂生产的鞋出现了很多质量问题,比如鞋底溢胶,车缝线对称等。
2021年3月,H&M公司发布声明宣布来自新疆的棉花产品,随即,Nike,Adidas和优衣库等知名外国服装品牌相继跟风抹黑新疆棉花,缘由是“新疆存在强迫劳动和种族灭绝”。
这一举措彻底寒了中国消费者的心,纷纷声讨耐克阿迪此番行为的不合理,并且加入BCI的企业,力挺新疆棉花,维护中国制造。
耐克2021财年第三财季业绩显示,由于新冠疫情蔓延,该公司在全球大部分地区的营收均出现下滑,只有在大中华区实现增长且高达51%,帮助其总营收保持正值3%。
新疆棉事件一出来,耐克的报表就没那么好看了,在2021年整个财年前三季度保持正向大幅度增长,在Q4季度利润下跌了一半多,营收更惨,缩水到Q3季度的三分之一。
当然这只是个开始,根据财报显示耐克在大中华区的销售在后面的三年里都没缓过来,2021年后甚至开启了年度两连跌。
而阿迪2022年的财报显示,在大中华区的销售额比2021年减少了50%左右,毛利润从同期的4.83亿下滑到8200万欧元,这个毛利数字甚至没有2021年的零头多,下滑83%。毛利率也从46.6%下滑到15.9%,跌幅30.7%。
这些惨不忍睹的数字不停让我们刷新对一个企业生存的认知,净销售额、毛利润、毛利率这三个指标都不太乐观。
其实问题的深处是更大的问题,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新疆棉花的背后是这个民众看到了西方国家的居心叵测,因此对于耐克阿迪这些外资企业才会有强烈的排斥情绪。
从内部击垮我们,破坏民族团结,造谣抹黑新疆,破坏边疆稳定是他们的一贯作风。而对于我们能做的,就像当初日货一样去耐克阿迪。
耐克阿迪是全球性的企业,跨国公司,需要用当地规则行事,同时符合全球价值观。在绝对的政治冲突面前,企业换人、换思路是无法改变现状的,这也有了大中华区虽然重要,但就像烫手山芋一样销售迟迟好转不了的现状。
除去耐克阿迪这两个运动巨头,我们的国货也在悄然发力,安踏和李宁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2022年,安踏以536亿的营收超过了耐克中国的514亿。
安踏的发展战略有点类似于耐克,成立初期签约孔令辉,安踏前进了一大步,后面又筹划上市事宜,在2009年将斐乐收购,继而收购始祖鸟。
安踏创立之初的平价产品、斐乐重新定位的中高端时尚产品、始祖鸟带来的“户外奢侈品”定位,这三个低、中、高路线全覆盖有利拉动了安踏集团的崛起。
安踏集团的成功其实和其踏实的名字不太一样,走的每一步都很冒险,孔令辉还没拿到冠军的时候就签约是一场赌博,花5年时间去养一个没落的国外品牌这些行为都说明了创始人的大胆。但走的每一步无疑都是正确的,才能成为继耐克阿迪之后的第三大运动集团。
而李宁则是起点就比安踏要高一些,08年的北京奥约会这股东风更是将其吹到了大江南北。李宁本人在奥运会点燃了奥运会火炬,2009年李宁的销量不负众望超过了阿迪达斯。
李宁的成功得益于李宁个人IP的成功,要知道李宁可是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拿下了三金两银一铜,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奥运奖牌,总数就占了总奖牌的五分之一。
“体操王子”退役后在健力宝老总的支持下创办了李宁。中国体育快速发展的这十年间,李宁也跟随奥运的脚步发展得如日中天。
这期间做的每一个决策都恰如其分,当然抛去后来的提高价格不论。总的来说李宁也取得过许多辉煌时刻,试图成为全球化的中国企业。
除了安踏和李宁之外,还有许多优秀的本土品牌,比如特步、匹克、361度、鸿星尔克、乔丹、贵人鸟等。国货的兴起让中国消费者不再一味的选择耐克阿迪,将目光更多放在了国内品牌。
再加上如今电商渠道的丰富,价格也就成为许多人考虑的因素,这也能够想象到耐克中国和阿迪中国如今面临的困境了。冲击不断,还能稳坐销量第一第二的宝座吗。
尽管大家发展的历史有早有晚,走的路也各不相同,但要想打动消费者的心,还是要入乡随俗,按当地规则办事。
耐克阿迪这种全球性的企业,大中华区对于他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贸然犯错是极不应该的,之所以会影响这么深远,还是低估了中国人的团结。
中国本土的企业也不是吃素的,趁着他们这次错误决策的时机,适当调整战略,发展自身,对其也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那么之后的耐克中国和阿迪中国又该何去何从呢?是否会出现新的机遇还是继续低迷?我们拭目以待。